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施玮 黄森慰 宋建晓
侯官文化蕴含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向、与拼搏同行的爱国主义精神品格。在历史长河中,历代侯官先驱用爱国主义精神挺起民族脊梁、构筑精神长城。传承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用爱国之情践行家国使命、用强国之志勇担时代重任、用报国之行奔赴强国伟业。
与祖国同心,厚植爱国之情
“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于家为国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侯官文化历久弥新的主旋律。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书写出最真挚的报国情怀;严复等出洋留学的毕业生“生等愿尽所能为国效劳”的爱国誓言表现出忠贞不渝的爱国志向。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家国天下的爱国精神又成为激励侯官人立志报国的强大力量。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海外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辗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和弹头技术专家黄春平坚信“唯有为国尽力,才觉踏实”。侯官先贤舍生忘死,为国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我们要持续传承和发扬侯官文化中坚定的强国信念和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祖国放在心里,用知识和行动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奉公守法,爱岗敬业,用热血和汗水书写对祖国的热爱,促进对共同理想的认识认知认同,勇担重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下,坚定与祖国同心,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努力创造出卓越的时代业绩。
与时代同向,淬炼强国之志
“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侯官先贤始终“究天下之变,解时代之问”。林则徐第一个探求全新世界,密切追踪国外动态,首倡建设中国新式海军;沈葆桢痛感国事衰弱,倡导“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建议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甲午海战失败后,严复连续发表多篇政论,尤其是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输入中国,以唤醒国人救亡图存。作为侯官文化的独特印记,船政基因推动近代海军的诞生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当前,国内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赋予侯官文化新的时代使命。侯官文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远大目光引领大批福州文人为社会的转型开启新局,并构建起绵延不绝的传承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在新的百年征程中,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牢牢扎根祖国大地,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引下,兼顾传统文化和世界潮流,融通中外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百年目标下,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淬炼强国之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与拼搏同行,力践报国之行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侯官文化历经“薪火相传、置县建治”“三邑同城、千载共荣”“风云际会、前仆后继”三个阶段,不断演绎造船、工商、教育等行业神话。林则徐为官三十余年,用坚定意志和赤诚忠心,谱写坚持正义、顽强斗争、奋力拼搏的反侵略壮丽篇章;左宗棠、沈葆桢在福建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开办福建船政学堂,标志着中国进入铁制动力船新时代;严复历时三年翻译《天演论》,之后又翻译近两百万字的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为世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世界制碱权威侯德榜立志以科学技术拯救苦难的中国,书写“碱”济天下、复兴民族化工业的人生传奇。侯官先贤胸怀国家、拼搏奋斗,充分体现侯官文化中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人生理想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要把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把基层和边疆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用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激情中创造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要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在拼搏中创造精彩人生。
历史深刻表明,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贯穿侯官文化的爱国思想和爱国实践,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延续侯官文化中与祖国同心的坚定信念、与时代同向的创新精神、与拼搏同行的奋斗姿态,厚植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用强国志实践报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
王燕燕 黄森慰 宋建晓
福建侯官,自古以来英杰辈出、民间艺术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社会文化进步。侯官文化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中原文化为主体、海外文化为借鉴,不仅洋溢闽江流域独特的风采气韵,更彰显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奋斗精神。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时代更迭赋予新的含义。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是拼搏进取、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侯官文化奋斗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奋斗精神引领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艰苦奋斗、砥砺奋斗!
拼搏进取,坚持不懈奋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拼搏进取精神。拥有此精神的人,往往勤奋努力、积极向前、立志有为。郭柏苍,拼搏进取矢志为民,终其一生践行奋斗,在故乡兴水利、筑城垣、办学校、弘扬精英文化。“同光诗老”陈衍,身处动荡年代却未迷失方向,不论是创立“同光体诗派”,还是在《求是》月刊当主笔,抑或是传道授业,都为侯官文化教育事业及闽台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苦难的近代中国,奋斗是侯官先贤上下求索的追寻、是仁人志士血战到底的无畏。如今,奋斗是只争旦夕的跋涉、是敢闯敢拼的勇气。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的国内任务,唯有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伟大梦想。福建人常说“爱拼才会赢”,凸显福建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就要自觉把拼搏进取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上,牢固树立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信念,坚定不懈奋斗的决心;行动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培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本领。
攻坚克难,矢志艰苦奋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攻坚克难精神,指引执政者破解国家治理难题、科技工作者突破技术瓶颈、老百姓冲破人生发展困境。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一生虽声名显赫,却非平安顺遂,但亲人离世、家庭变故等并未成为他奋斗的羁绊。他以“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为己任,矢志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而奋斗。林纾,与严复并称近代中国翻译大家,但他却完全读不懂洋文,翻译几乎都是靠舌耕先生口述再加工整理,翻译的过程离不开他国文根基的深厚,成功的背后更离不开为此日夜艰苦奋斗的付出。还有高士其、邓拓等,无不历经攻坚克难才在人文与科技领域缔造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回溯侯官先贤的伟大事迹,他们的成就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创造历史,赢得未来。新时代大力弘扬侯官文化中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精神,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时刻保持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依托侯官文化榜样力量将艰苦奋斗精神向外辐射。
无私奉献,勇于砥砺奋斗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在侯官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百日维新”失败被捕,面对行刑镇定自若,喊出“君子死,正义尽”的豪情壮语;林觉民、方声洞为推翻千年帝制甘化碧血黄花;萨镇冰、黄钟瑛甲午奋战出生入死。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已经远去,新时代奉献精神更多体现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繁荣发展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如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分别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和种业科学无私奉献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侯官先贤为了个人抱负或国家志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那样的坚定,那样的毅力,超越所有。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侯官先贤无私奉献砥砺奋斗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作为毕生夙愿与追求。我们要坚定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信念,立起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标尺,以奋发作为务实担当为动力,把实际行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如今,我们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躬逢盛世,吾辈之幸。我们必须学会从侯官文化中汲取奋斗滋养,尤其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奋斗血脉、奋斗真谛、奋斗灵魂,将其化为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新时代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就是要弘扬“拼搏进取、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开拓精神
刘彦 黄森慰 宋建晓
侯官是福建的第一个县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打破老旧思想的开拓精神是侯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创新是开拓精神的外化、物化、形式化的表现。由于侯官的地势崎岖不平,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使得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此情境下,沿海的居民迫于生计压力,把重心转向海洋渔业,海洋特性日渐显现。与内陆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形态相比,习惯海洋生活的人更具创新性与开拓性。正是这种开拓精神,使得侯官人永远处在勇于开拓新方向、建立新生活的氛围中。众多侯官人的丰硕成果与事迹向世人展现侯官文化所蕴含的开拓精神。这种敢于破除老旧观念、探寻新发展方向、开创新思想新文化的开拓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极目远眺,破旧立新
开拓精神是一种在否定中不断催生的智慧与力量,在现实中持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的精神态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为了了解敌情,林则徐率先主持编译《四洲志》,开启学习西方乃至世界风气的先例。这也使得国人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在认知上打破传统“天下观”的思想束缚。传统的“天下观”信仰“天圆地方”说,长期以来的闭境自守使得人们以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而“开眼看世界”的著作告诉人们,虽然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国,这是对传统“天下观”最直接的否定。由此可知,侯官文化并非因循守旧、拘泥固有的传统观念,而是展现出勇于破旧迎新、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万象更新,独树一帜
开拓精神是一种勇于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主动求变的精神意识。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决定在马尾设立造船厂,创办船政学堂,大力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学习其先进文化,实现中体西用。福建船政的蓬勃发展,可谓是独辟蹊径,带动福州工业、运输业的发展。另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粮食的生产和发展较缓慢,农民转向大量播种番薯,茶、蔗、荔枝等的产量也有所提高。后来,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茶叶贸易的拓展。由此可知,船政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培养近代科技队伍的基地,也是商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催化剂。侯官人在政治上的先知先觉,引领民族革故鼎新,倡导变法维新,其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为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打下坚实基础。
标新立异,断鳌立极
开拓精神是一种敢于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创新思想、新局面的精神品质。在思想上,由于传统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融,侯官文化迎来新局面。一些博学多才、别具慧眼、具有远见卓识的先知先觉者放眼世界,开风气之先,顺应潮流,主动学习。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大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家脱颖而出,实现思想文化的创新,这对当时侯官乃至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如严复高举西学旗帜,连续翻译《天演论》等西方八部著作,开创了新思想,为戊戌维新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侯官人思想上的日新月异,不断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内容,极大丰富了侯官文化的内涵,展现出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对于促进思想解放、实现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开拓精神是一个时代永恒的追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开拓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开拓创新史。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更需要继续树立创新思维,坚持开拓创新。实际工作中,开拓创新往往面临路径依赖、“形式主义”的虚假创新和“功利主义”等现象。因此,新时代下,开拓创新首先要勇于推进改革,把握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其次,要形成强大的开拓创新合力,持续推进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同时,全党上下要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坚毅开拓创新的勇气,把握全局与变局的关系,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最后,人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开拓创新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回应人民的需求,时刻关注食品安全、污染防治、发展老龄事业等方面的攻关创新,尊重人民的意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开拓创新落到实处。
弘扬侯官文化中的包容精神
陈秋霞 黄森慰 宋建晓
自汉至今,富有包容性的侯官文化既是闽都文化之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福州这座文化古城与生俱来的态度与立场。开放包容,薪火相传,时空延展,侯官文化的包容精神是对文化的包容、对思想的包容。新时代弘扬包容精神,需秉持取精华而去糟粕的学习态度,将海纳百川展现出的宽阔胸襟转化为力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包罗万象,推陈出新
侯官文化的包容精神是与生俱来的,是具有传承性的。侯官因临近水路、码头,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大量外来人口在此定居,形成杂姓聚居的景象。侯官人对于包容的追求是主动的,是一种追求共荣的态度和作为。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包容精神,使得侯官文化不仅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还有与时俱进的前瞻性。北宋闽学先驱游酢和福州海滨四先生(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推动儒学与禅宗、道教的交融,福州成为儒学文化发达地区。此后,侯官文化突破地域,博采众长,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因此,侯官文化具有“和文化”的特质,强调多样性,包容差异性,在相互作用中优化更新、取长补短,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同步发展。侯官文化的包容精神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侯官文化的包容精神既是一种厚德载物的思想,让八闽大地吸收传统文化营养,朝气蓬勃;又嫁接外来文化的精华,绚丽多彩。新时代弘扬包容精神,要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与创新发展。
中西贯通,百年图强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具有包容精神的典型人物。在鳌峰书院,林则徐学习“经世思想”,将理论引导实践;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与魏源、龚自珍等提出“经世致用”之学。林则徐撰写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因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成为当代福州精神源泉。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受其影响,提倡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提升国力,推动中国第一波出国学习浪潮。在恩师沈葆桢引导下,严复选择前往海外留学以图国家之强。他系统引入西方政治学、古典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主张“体用一致”。这些近代风流人物以包容思想图国家之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具备包容精神,正因此,我国才能在短短几十年摆脱落后地位,展现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大国风采。侯官先贤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重视求异与创新,以创新谋求发展。新时代发扬包容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反思,不断学习。
开放包容,面向未来
包容精神是侯官文化的内核之一,其博大内涵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开放学习的发展探索,是时空维度上的延展,对于当今发展具有重要的传承、发展和借鉴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性全球化,将包容精神在全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文旅经济是福建蓬勃发展的长处所在。“四大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包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不管是福建“四大经济”的自我包容,还是“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包容,都预示着包容精神的重要性。未来,侯官文化的包容精神将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正能量导向。
“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能给各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人类带来更繁荣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我们要包容并蓄,共同扩大开放融合”,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正确指引。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正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生生不息的关键基础。包容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唯包容得以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先以包容的心态汲取他国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再立足于本国国情进行创新。立足新时代,侯官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将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提供精神引领。